陕服新闻网讯(邵婷)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的部署要求,进一步推动多路径、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完善,加快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,推进学校微专业建设工作,2025年4月21日下午在行政中心第三会议室召开微专业建设暨贯彻“双千”计划研讨部署会。校长姜寿山、党委副书记刘继兵、校长助理翟岁兵,教务处、招生办、学生处(就业中心)、各学院院长(主任)、各学院书记、执行院长、主管教学副院长(副主任)参会,副校长潘庆才主持会议。

会上,姜寿山讲话对微专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。他提出,将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纳入微专业通识课程体系,要求各专业开设3-5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,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,实现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,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。
潘庆才对微专业建设提出具体要求。他强调,各学院要主动深入企业,开展全面、细致的调研工作,精准把握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;要创新就业模式,探索灵活多样的就业途径;认真撰写教学大纲,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。要牢牢把握“招生-培养-就业”三位一体的中心地位,始终以就业为结果导向,扎实推进微专业建设工作,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。
刘继兵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“双千”计划贯彻落实情况作专题讲话。他深入分析了当下就业市场的挑战与机遇,强调“双千”计划对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、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性,要求各部门协同合作,切实将计划落到实处,为学生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。
学校招生办主任薛丽萍围绕今年招生形势及“招生、培养、就业”联动机制发言。她指出,在新的教育环境下,招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,应构建起“招生、专业、就业”紧密联动的机制,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招生和培养环节,形成良性循环,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适应性。
今后,学校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优化人才培养模式,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,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审核:刘学艺
核发:李文斌